|
對微機繼電保護可靠性的探討眾所周知,電網對微機繼電保護的性能要求可以歸結為:可靠性、選擇性、快速性和靈敏性,統稱為“四性”。微機繼電保護的四性有的相輔相成,有的相互制約,需要針對不同的需求,做出不同的協調。 其中,可靠性的意思是電網所配置的微機繼電保護只能在預先規定需要其動作的情況下才可動作,在其他一切不需要其動作的情況下都不動作。而在目前微機保護原理和技術都趨于成熟、微機保護大量投運的情況下,繼電保護的可靠性通過下列因素得以保證: 1) 微機繼電保護原理保證其可靠性; 2) 微機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之間相互配合,保證可靠性; 3) 微機繼電保護裝置硬件的可靠性; 4) 微機繼電保護軟件的可靠性。 對于第1)條和第2)條,微機繼電保護工作者在研究傳統微機繼電保護時,已經形成嚴密的理論體系;第3)條是微機繼電保護工作者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目前也得以很好地解決。雖然并沒有正式的組織機構或會議討論或規程規定,但是我國繼電保護工作者都普遍接受的將我國微機保護劃分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方法,其劃分標準就是憑借此點,即: ①第一代微機保護:單CPU工作,多插件組合; ②第二代微機保護:保護功能在單個插件內實現,總線不出插件; ③第三代微機保護:保護功能集成于一個芯片,總線不出芯片。 可見隨著微機保護的硬件設計思想不斷進步,保證可靠性不斷提高。 |